处暑预示着夏季的终结,暑热逐渐散去,人体的代谢也慢慢恢复平衡,但是肠胃虚弱的宝宝暂时无法适应。
所以,我们应为防止秋燥做好准备。爸爸妈妈除了让宝宝多喝水,还应通过饮食进行调节。
处暑后,饮食应清淡、均衡
孩子在成长阶段,蛋白质、脂肪的摄入必不可少,若摄入不足会导致抵抗力降低;
但也要避免过于肥甘油腻的食物,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,还有可能引起孩子肠胃功能紊乱。
换季期间,可以多食用一些冬瓜、薏米、莲子等食物,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行。
孩子要注意保暖
处暑之后,天气渐渐转凉,爸爸妈妈要注意孩子的保暖。
首先是要注意给孩子的肚子保暖,肚子受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,出现食欲不振、肚子痛等疾病的发生。
其次,孩子的手脚要注意保暖。宝宝手和脚的神经末梢丰富,皮肤非常敏感,保护好孩子的手脚,才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。
最后,背部也要注意保暖,但不要过暖。这个部位容易出汗,一不小心就会着凉感冒。
生命在于运动
想要宝宝少生病,从根本上还是需要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。
如果你是在坐月子的妈妈
请注意
秋燥要喝水
月子期的妈妈一定要多喝水补津液。
一方面是因为产后妈妈会出大量的产褥汗。
另一方面多喝水可以促进泌乳,加快体内循环,减轻身体水肿的情况。
除了多喝开水、豆浆、牛奶外,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。
妈妈也要保暖
秋季风寒,避免着凉感冒。
处暑以后坐月子的妈妈尽量就不要吹空调了,感觉热的时候可以通过开窗通风,或开风扇来带动室内的空气流动,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。
月子期间要穿吸汗舒适,最好是纯棉质地的长衣长裤,穿好袜子。如果出汗较多,打湿衣服,一定要及时更换。
运动是必不可少的
当状况允许时,要尽早的下床活动,这有利于促进肠道的蠕动消化,也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,避免血栓。
适当的运动,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,促进排於,还能分泌多巴胺,创造积极的情绪。缓解产后精神不济、心情焦虑带来的恶性循环。
适量就好,别剧烈运动!